岳陽日報全媒體訊(通訊員 鄧婷 向卓璞 袁立金 劉瑗)風吹稻田千重浪,稻穗飄香農家忙。又到金秋季,平江25萬畝“國慶稻”陸續成熟,田間奏起了“豐收曲”,空氣中彌漫著喜悅的氣息。
機械助力 稻油輪作喜豐收
“開鐮嘍!”9月18日,秋陽燦爛,伴隨著充滿了喜悅的歡呼聲,木金鄉保全村的秋收正式開始。
“嗡嗡嗡”的馬達轟鳴聲響起,五臺收割機來回穿梭于田間,一串串飽滿的稻穗很快被收割機卷入“腹”中,收割、脫粒一氣呵成。十幾分鐘后,收割機就已滿倉,粒粒飽滿的稻谷如雨點般落下,裝入等候的貨車中,一車裝滿后,稻谷即被送到烘房及時烘干。
木金鄉保全村是稻油輪作示范區。農民們在同一塊田里種水稻,收割完成后,搶抓農時再栽種油菜,原本的冬閑田種上油菜后,每畝又能增加800元左右的收入,等到來年春天,這里將成為油菜花盛開的美麗田野,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。
“我總共有850多畝水稻,今年的產量每畝有1100多斤,去年的產量每畝是900多斤,產量相比去年提升了20%?!蹦窘疣l保全村種糧大戶方如為是85后,種植水稻已經有10年了,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100多畝發展到了850多畝,他說,現在每天3-5臺收割機同時收割,一天差不多運行10個小時,5天就能全部收割完,“如果是人工收割的話最少要一個月才能完成,現在更省時、更省力了?!?/p>
田間測產 秋收“把脈”傳喜訊
9月19日,走進龍門鎮銀子村的示范試驗田,只見龍門鎮農技站站長李鵬正在田間查看水稻長勢,并根據植株的株距、行距、畝穗數和水分等,對水稻進行測產“把脈”。
“銀子村成片的水稻大概有500多畝,今年的畝產量是1319斤,去年畝產量是1100斤左右,同比增長了10%?!崩铢i說道。根據測產結果看,今年糧食產量有所提升,他認為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在肥水管理、病蟲害防治、基肥與追肥結合等方面做了研究、下了功夫。
據了解,今年縣農業農村局在木金鄉保全村、龍門鎮銀子村都建立了示范試驗田,通過設置嚴格防治區、統防統治區、農戶常規防治區、完全不防病蟲害區、完全不防治病蟲害區來進行不同防治方法的效果對比,并引進了12個優質水稻新品種,詳細了解各品種的豐產性、適應性和抗逆性等重要品質的特性,篩選出適合平江縣種植的水稻新品種,加快良種良法配套技術推廣應用步伐。
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曾要軍表示,后續將進一步加大病蟲防治科學方案的探究、實踐和推廣,同時也會加大中稻優質品種的試驗,把最好的品種,最適合平江的品種篩選出來,推動新一輪水稻單產提升行動的示范效果。